雇一个人来监视自己

0714 Evenings At The Village Gate--John Coltrane with Eric Dolphy(live)
关于音乐

0714 Evenings At The Village Gate--John Coltrane with Eric Dolphy(live)

🌟🌟🌟🌟 1961年,John Coltrane 离开了 Miles Davis 的乐队,与 “Impulse!” 唱片单独签约。同年 8 月,John Coltrane 五重奏在纽约格林威治村传奇的 Village Gate 俱乐部驻场演出,五重奏另外四位成员分别是 Dolphy, McCoy Tyner, Reggie Workman, 和 Elvin Jones。 本专辑的音乐就是从当时未公开的 80 分钟录音中选取的,这些录音此前一直被认为已经失传,最近才在纽约公共表演艺术图书馆被意外发现。 2023年的7月14日,专辑发布。 专辑其实只有5首歌,但长达80分钟,因为是在酒吧的现场,所以录音并不是那么太好,特别是鼓声偏大,Coltrane 的萨克斯的声音感觉很远,也能听到很多杂声,Dolphy 的长笛声因为比较尖,反而也挺突出的,因为声音比较糊,都黏在一起了,但是老爵士嘛,这些都不是事儿。

0711 No.6 Collaborations Project--Ed Sheeran
关于音乐

0711 No.6 Collaborations Project--Ed Sheeran

🌟🌟🌟 这张2019年发表的专辑顾名思义就是Ed Sheeran和其他人的合作。专辑里面有贾斯汀・比伯、布鲁诺・马尔斯、卡迪・B、卡米拉・卡贝洛、埃米纳姆、特拉维斯・斯科特和哈里德・罗宾逊等 22 位欧美乐坛的音乐人,不过大体都是些流行音乐方面的,所以好像也没有感觉差异多大,这也是欧美流行音乐的现状,感觉声势浩大,但是真正来来回回也就是那么回事儿。 我自己是最喜欢里面和Eminem,50 cent合作的Remember The name,其他真的是乏善可陈。

0710 Parachutes--ColdPlay
关于音乐

0710 Parachutes--ColdPlay

🌟🌟🌟 说到7月10日,就不能不提这张专辑了,2000年的今天,一个流行摇滚明星团队宣告正式诞生,但却几乎是Britpop 最后的绝唱。 专辑获得了2000年水星奖的提名,但是获奖的却是Badly Drawn Boy的《The Hour Of Bewilderbeast》,二十五年过去了,Coldplay变成了现象级的乐队,而Badly Drawn Boy却早已经泯于众人。 专辑里面最出名的当然是《Yellow》,没有yellow也就没有Coldplay 了,但《Yellow》当时其实并不是主打,里面的《Don't Panic》《Trouble》《Parachutes》都非常耐听。 不过从打分也可以看出来,我个人并不是特别喜欢这张专辑,没觉得有多好。

0707 《Speak Now (Taylor's Version)》--Tylor's Swift
关于音乐

0707 《Speak Now (Taylor's Version)》--Tylor's Swift

🌟🌟🌟 那个时代,她还在唱乡村音乐,以前的那个版本,发布在2010年,现在这个重制的版本,发布在2023年7月7日。 关于她音乐版权的故事,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一下,国内的邓紫棋,吴青峰也有类似的故事,简单说就是年轻的时候不懂事,把自己的音乐版权签了长约给经纪人,相当于把自己生的孩子给别人抱走了,孩子长大了现在又想要拿回来。 我听泰勒斯威夫特实际很早,早到她发布第一二张专辑的时候,早到还在买打口碟的年代,记得那个时候NBA火箭队有个球员也叫斯威夫特。反而她后来变成超级现象级的歌手之后我对她颇有些微词,觉得她有点故意讨好歌迷,当然这些都是我个人的想法,结果发到自己的社交媒体还被好多人骂,我本意是她这么有天赋的歌手完全可以更跨越时代一些,也许人家根本不这么思考问题吧。

0706 温式效应--温岚
关于音乐

0706 温式效应--温岚

🌟🌟🌟 2004年的7月6日温岚发布了这张专辑。还关注台湾娱乐新闻的时候感觉温岚经常跟着周董出现,应该是唱片公司本来想推的人,可惜红了那么一两首歌也就消失了,她其实是泰雅族,她最出名的歌也应该是和吴宗宪合唱的《屋顶》吧,不知道有没有那一季的姐姐可以把她找出来。 专辑里面的《夏日的风》是周董写的歌,周董自己在演唱会上也唱过,其实还蛮好听的。《祝我生日快乐》也还挺好,典型的一张R&B专辑。

0705 Abendlied--Tatsuzo Akasaka/Kazuya Saito
关于音乐

0705 Abendlied--Tatsuzo Akasaka/Kazuya Saito

🌟🌟🌟 专辑上的这两个人长相非常的不讨喜,感觉很猥琐的样子,不过说实话,不知道为什么,古典音乐老是喜欢用演奏者的大头照来当封面,一点创意没有。 专辑的主要曲目 勃拉姆斯《F小调第一单簧管奏鸣曲,作品120之1》四个乐章勃拉姆斯《E大调第二单簧管奏鸣曲,作品120之2》三个乐章舒曼《幻想曲作品73》三首舒曼《钢琴小品作品85》中的第12首《Abendlied》(晚歌),由匿名改编为单簧管与钢琴版我对这两位演奏者更是啥都不知道,幸好咱有AI。 从信息来看,演奏者好像也不是特别厉害。 另外也查了下这两部作品的介绍: 1892-1894年间,勃拉姆斯历经许多亲友先后去世,于1894年完成了两首单簧管奏鸣曲:《单簧管奏鸣曲》 f 小调第1号,作品120/1;降E大调第2号,作品120/ 2号。在这两部作品中,勃拉姆斯将心中的哀伤以及年老的心境充分表露于曲中,而较过去凝沉厚重的风格而言,此两部作品更多展现内敛自省与较为简明的特色,可说是勃拉姆斯室内乐中的代表作品。

0704 Maiden America--David Ryan Harris
关于音乐

0704 Maiden America--David Ryan Harris

🌟🌟🌟🌟 这是一张四年前以“The Hush Money”名义发表的翻唱专辑。在2024年,专辑主脑David Ryan Harris以个人名义将专辑重新上线。 因为这本身就是一张翻唱专辑,所以里面都是些非常大牌而且好听的歌,我让AI做了对比如下: 我在roon上分别对应的听了原唱,嗯,就是本来五星的专辑听了原唱就只值四星了,原唱在那个时代都有所代指,可放在当下,意义好像就完全不一样了,这样的翻唱总就感觉有些敷衍和轻浮了。

0703 T.I VS T.I.P
关于音乐

0703 T.I VS T.I.P

🌟🌟🌟🌟🌟 《T.I. vs T.I.P.》是美国说唱歌手 T.I. 的第五张录音室专辑,于 2007 年 7 月 3 日通发行。专辑发行首周以 46 万 7 千 7 百张的高销量在 Billboard 200 专辑榜中夺冠,成为 T.I. 在近一年半当中的第二张冠军专辑,并于 2007 年 8 月 30 日被美国唱片业协会(RIAA)认证为白金唱片。 这是一张概念专辑,以主人公 T.I.(理性、职业) 与 T.I.P.

0702 It's Martini Time--The Reverend horton Heat
关于音乐

0702 It's Martini Time--The Reverend horton Heat

🌟🌟🌟 🌟🌟🌟 这张专辑是1996 年 7 月 2 日发表的,顾名思义,就是喝马提尼的时候听的音乐。 The Reverend Horton Heat 是主唱Jim Heath的 艺名,整张专辑的风格怎么说呢,就是50年代的摇滚,硬的那种,特别适合放在那种美国乡下酒吧里面摇头,当然也适合你晚上一个人想喝一杯,疯癫发狂的蹦跳一番的时候。 我喜欢里面一首叫做《Or is It just me》的作品,有Nirvana的感觉。 另外最后一首歌《That’s Showbiz》有点意思,就是歌朗诵,也还挺好听的。 That’s showbiz 这就是演艺圈啊 That’s showbiz 就是这么回事 That’s showbiz 演艺圈一贯如此 That’s

0701 Everything is Everything
关于音乐

0701 Everything is Everything

🌟🌟🌟🌟 1970年的7月1日,这张著名的R&B专辑发布,到今天,刚好55周年。 以前说到 Hathaway 这个名字,我唯一能想到的就是 Anne Hathaway.「Everything is everyhing」是 Danny 的第一张专辑,他算是科班出生,在那个年代的黑人里面算是难得,可惜33岁的时候因为抑郁症去世。 他的女儿也是一名歌手,叫Lalah Hathaway,曾经出过一张「lalah Hathaway Live!」的现场,获得了2017年的格莱美最佳 R&B 专辑,仔细听上去,还颇有几分老爹的风采。 专辑里面最出名的应该是「The Ghetto」这首歌,里面仔细听是有Lalah的哭声的。

Innuendo
关于音乐

Innuendo

今天是2月5日,1991年的今天,Queen发表了他们的第14张录音室专辑,也是Freddie 生前的最后一张。他那个时候应该是知道快要不行了,已经瘦得不行,所以这也算是生命中的最后一次绽放了吧,但确实是没想到会如此灿烂。 对我来说,这张专辑告诉我们为什么 Queen 是艺术家而不仅仅是歌唱家。这是一张不次于「A Night At the Opera」的专辑,不管任何时候听,都能听到 Freddie 留给我们的最后启示。

关于 Fleetwood Mac
关于音乐

关于 Fleetwood Mac

今天是 2025年 2 月 4 日,1977 年的今天Fleetwood Mac 最出名的专辑《Rumours》发表,关于这张专辑怎么诞生的三联周刊的袁越老师曾经有篇文章详细的介绍,引用在这里: #三联爱乐# 【五个失恋的人,共同完成了一张流行音乐史上最经典的爱情唱片。】2020年10月的某一天,一个名叫内森·阿坡达卡(Nathan Apodaca)的美国农民工像往常一样开车去一家土豆加工厂上班,没想到车子坏在了路上,于是他决定用滑板走完剩下的3公里路程,顺便把自己在高速公路上一边滑滑板一边喝红莓果汁的样子拍了下来,并上传到了美国抖音网站上,背景音乐用的是弗利特伍德麦克(Fleetwood Mac)乐队出版于1977年的一首名叫《梦》(Dreams)的单曲。没想到这个短视频迅速传播开来,迄今为止已被观看了3500万次。这首《梦》也再次走红,重新登上了美国单曲排行榜,位列第29名。这个暖心的故事还远未结束。《梦》的走红让人们重新想起了收录这首单曲的那张名为《流言蜚语》(Rumours)的专辑,结果这张密纹唱片仅在2021年就在美国卖出了16900张拷贝,英国也卖出了34593张。这股势头一直延续到了2022年1月,

2024-09-08
世间一日

2024-09-08

早上用极慢的速度跑了十公里,尽量把心率放在区间 2,回来看心率表,慢得还是不够。年轻时候不懂事,慢不下来,动不动干到 170,现在回头看,都是瞎练。 西游记看到第三章,讲孙猴子抢金箍棒,偷武器,下阎王殿,成立地方武装,交四海禽类朋友。讲真龙王阎王都没什么错,胡乱来了个不讲道理的到是不好对付,当然也没怎么抵抗,有事儿找上级呗(向玉帝投诉),而上级的办法先也是招安。 昨天晚上有曼联的慈善赛,鲁小胖进了一个任意球,可看看鲁尼的身材再看看贝尔巴托夫,真是为发福的中年男人感到恐惧。 《象棋的故事》看完了,茨威格就像写小说的郭靖,没有太多的技巧,但每一招每一示都纯厚得吓人,里面两个中篇(《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的二十四小时》)都被拿去拍了电影,近期准的都看掉。 今天开始按《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 1001 张唱片》按图索骥,no.1 是 Frank Sinatra 的专辑《In the

七月的第一周,跑步,听音乐
周总结

七月的第一周,跑步,听音乐

七月的第一周,跑了50.5公里: 上两周分别是 44.37 和 45.53 公里: 为了备战713号的24KM越野已经跑了一百多公里,而本周的天气是这样的: 所以,注定了是要在稀泥里雨战?而从晚上6:30 分才开始的24KM 夜战,我也没啥经验,不知道到时候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看爬升图,只要坚持过前面 1100 多米的爬升,后面下坡应该问题不大。 周末去城市音乐厅听了柏林爱乐的十二把大提琴,怎么说呢?其实是有点失望啦,感觉这种表演噱头大于实际意义,隔壁的兄弟从第二首就开始睡,不过第三首就起来了,因为位置坐错,被人叫起来换座。

六月,马六,纽约时报和越野跑
周总结

六月,马六,纽约时报和越野跑

最近这段时间我听了好多遍的马六,以前我们称呼马六,都是在说马自达六,这才几年,这个型号的车好像已经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一样,当年也是后驱一代神车。 作为古典音乐史上最长的几首交响乐之一,这占据了我大量听音乐的时间。马六闻名于世主要是二,三乐章的顺序以及那几下大锤子给人造成的冲击力,以我个人自己的感受而言,马六就是英雄暮年的南柯一梦。午后昏昏沉沉入睡,第一乐章是年轻时候的金戈铁马意气风发,哪里有什么悲剧的意味,进行曲式的主题进展,你几乎能准确的听到主人公的得意洋洋志得意满,这个部分长达二十多分钟,可以看出马勒花了多少心血来描绘英雄有多伟大;第二乐章的开始部分和第一乐章一脉相承,英雄胜利之后的狂妄,征服之后的快乐,甚至跳起了舞,前面两个乐章听完你会感到诧异,为啥会被后人称之为「Tragic」;到了第三乐章事情开始出现变化,征服之后的破墙残垣逐渐展现,到了尾声总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阴森感;当到了第四乐章就直奔主题了,第一乐章的进行曲主题恐怖的轻轻重复了几次,然后主角从英雄变成命运的收割者,那雄赳赳气昂昂的进行曲也变成了最终命运的向你步步迫近 关于马六的分析,我推荐这两期播客: 英雄的宿命|马勒第六交响曲的末乐章 弗兰肯斯坦|马勒第六交响曲(完) 我有两个版本的马六黑胶,一个是 solti 在 1970 年和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的现场录音,这是个套装,在盒子里居然有前任拥有者的剪报,我在互联网上查了查居然是纽约时报 2003

Christoph Eschenbach,Amadeus-Quartett:Brahms Piano Quintet F minor Op.34
关于音乐

Christoph Eschenbach,Amadeus-Quartett:Brahms Piano Quintet F minor Op.34

以下内容是摘抄: 勃拉姆斯的唯一一部钢琴五重奏创作于1864年,并于次年出版,是为钢琴和一组标准的弦乐四重奏(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所作。此曲的创作经历说来颇为复杂,勃拉姆斯于1861-1862年间创作了一部弦乐五重奏,得到了钢琴家克拉拉·舒曼(舒曼的妻子)和小提琴家约阿希姆的赞誉,但是两人都觉得仅凭弦乐器难以对乐曲形成有力的支撑,因而建议加入钢琴。1863年勃拉姆斯又依此创作成双钢琴奏鸣曲(Op34b),然而克拉拉·舒曼鼓励勃拉姆斯再改写成一部更辉煌、更具交响性的作品。又过了一年,勃拉姆斯创作出我们现在听到的钢琴五重奏。这是一部颇具勃拉姆斯特点的作品,乐曲深沉浑厚、凝重忧郁,是公认的室内乐精品。 我手里是一张阿玛迪斯四重奏和艾申巴赫的合作版本,并不是什么名录音,可仔细听下来,主题清晰,第一乐章的开头就激情满满,非常抓人,钢琴和弦乐完美配合,能清晰的感受到乐器间的对话,真是值得反复听。

Elton John
关于音乐

Elton John

Blue Moves《Blue Moves》是 Elton John 第11张专辑,也是第一次用了自己的厂牌《Rocket Records》,里面的世界名曲是:《Sorry Seems to be the Hardest Word》,由Elton John和Bernie Taupin创作。 这是一首彻头彻尾的悲伤情歌,讲述了单恋的爱情,它也是Elton John为数不多的填词的作品,尽管Elton John和Bernie Taupin共同创作的其他作品,一般都是由Bernie Taupin填词,但这首是由Elton John谱曲并填词的,最后Bernie Taupin再修饰加以完成,这首歌特别适合拿来分手后送给前女友。 同时这首歌也有大量的翻唱作品,也是选秀歌手们的最爱,我个人特别推荐 Ray Charles 和Elton John 的合作版本,另外BLUE乐队在《Best Of Blue》专辑中(Feat.

Bob Dylan 《Another side of Bob Dylan 》
关于音乐

Bob Dylan 《Another side of Bob Dylan 》

《Another Side of Bob Dylan》是 Bob Dylan在1964年8月8日发表的个人第四张专辑,正如专辑名一样,这张更多的是个人上的情绪表达,在此后,他将会开怀拥抱摇滚,在音乐创作之中,加入电声乐器、加入鼓声,走向巨星之路。 这张专辑我最喜欢的单曲有两首,一首是《All I Really Want to Do》,这首歌完美的诠释了男女之间应该的关系,虽然是站在男方的角度,虽然 Dylan 唱得很戏谑,但是歌词已经足够清晰明了。 听 Bob Dylan 如果不看歌词都是耍流氓,我把这首歌的歌词贴在这里: I ain't lookin' to compete with you, Beat or cheat or mistreat you, Simplify you,

彩程,再见!

彩程,再见!

昨天从深圳回成都,五点三十分的航班,也没什么特别情况的一再延误,最后十二点过才起飞,到家都三点多了,不过就算这样已经足够幸运,更多的航班直接就被取消。今天睡醒起来,不知道为啥非常牵强附会的就觉得昨天的经历就像曾经的彩程,本来赶了个早集,却不知道原因的一再耽误,但你说彻头彻尾的失败吧,好像最后也成功到家了。 下面这些文字放在草稿箱里有两年了,当年还有些情绪,趁今天这个机会发出来算是给自己留个回忆吧。 08 年出来创业成立彩程设计的时候,几个创始人其实都没什么雄心壮志,我无非是不想在大公司当螺丝钉,就想几个朋友在一起干点开开心心的事情,能糊口就完了,其他人我觉得想法都差不多,当然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幼稚鲁莽了,可这也正式乐趣所在。当时我们这群人最老的也不到三十,虽然谈不上风华正茂,倒也无知无畏。当然四月成立公司五月就地震也属实没想到,当然更不会有任何人会想到 13 年后大家会以这种方式结束。几个创始人凑了二十来万,每个月拿一千二的工资,也不知道做什么,就靠着以前各自的关系接点外包项目,避免公司垮掉,干了大半年也乐在其中,人反而越来越多。当年还是 web1.0的尾期,QQ还是最厉害的社交软件,我们每年秋天自驾川西,在以前的大学食堂吃饭,看银杏叶黄了又绿。现在回头看过去,好像就是昨天的事情,用现在的流行语言来说,

Gleen Gould 的贝多芬钢琴协奏曲
关于音乐

Gleen Gould 的贝多芬钢琴协奏曲

1958年 Glenn Gould ,Leonard Bernstein 在1958年和 Columbia Symphony Orchestra 合作的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全集,黑胶封面是这个样子 我特别喜欢 Gould 在 No.1 Op.15中加的华彩,当然因为这两段华彩褒贬不一,于是我就请教了一下 ChatGPD 可以看出其中包含了很多正确的废话。 对我个人来说,我非常喜欢这两段华彩,我甚至单独拿出来听了好几遍。其实非常短,第一段2分26秒,第二段只有34秒。 我有的黑胶是 Glenn Gould 和 CBS 的合作版本,其中并没有那两段华彩,非常遗憾。对了,我还有一个Pierino Gamba 的版本。 另外在油管上 Glenn Gloud 的官方账号下有1954年12月12日的现场录像,如果有兴趣也推荐去看看。

关于 Dangerous 的一点回忆
关于音乐

关于 Dangerous 的一点回忆

大学二年级,有一天下午踢完球,好像晚上有什么特殊的事情,据某人回忆是去她家看甲A,学校的澡堂又要到下午四点半还是五点才开,于是我跟着一个成都同学到他家里去洗澡,在他家第一次看到了这张专辑的CD。 那个时候我的音乐欣赏水平还停留在小虎队张信哲四大天王啥的,第一次听到这张专辑的歌最大的感触就是, 「原来世界不一样」。后来在电脑上看到 Michael 1995年在 MTV 颁奖典礼上的表演,我更是彻底被惊呆了,这个世界原来还有如此之人。 (请自行解决链接访问的问题) 那个同学是我那个时候最好的朋友之一,我相信他也同样这么认为,不然不会邀请我去他家了,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被他拉黑,断了往来,也是因为他,我才明白我这个人应该是有某种交往的障碍,很容易在不经意间就得罪人,可惜年龄太大,改也改不过来了。 2022就要过去,买了一张「Dangerous」的日版首版黑胶,希望我的这位曾经的朋友在遥远的澳洲一切顺遂吧。

世界还有戏
人间值得推荐

世界还有戏

正如你所知道的那样,我在成都被封了十几天了,截止到现在,还被封着。刚开始的那几天,还能出门两小时买菜,因为家属是盒马金钻会员,所以难得的机会都被拿来跑步。街上当然人烟稀少,河边偶尔枯坐的对把情侣,好像也无言以对,口罩上面的双眼是疲态尽显,这样到是凸显出几个外卖员围坐在一处打扑克,格外有生气。 这两天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个新闻: 不知道真假,但这个楼盘是知道的,希望是真的吧,也希望十六岁的女孩能有更好一点的未来。然后在下面看到这样一条评论: 今天下楼拿快递的时候才忽然想起这个 「烛台」是什么梗,为这位网友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