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A collection of 10 posts

自谈红楼第九回

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贾宝玉是不是 guy? 从第九回的内容来看,贾宝玉对秦钟有超越朋友的感情是铁锤落实了。But,这在当时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或者说这在十几岁的年轻小孩群体之中,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另外薛家大哥在这方面无疑又独领风骚,那边欺负了香菱,这边感觉班上长得稍微好看点的,都可以在十年之后跳出来告薛潘大爷性侵,所谓「龙阳」之兴,倒也别样香艳。 曹雪芹老师伟大之处就是写出了其他人不敢,不愿,不能写的东西。不管时开放还是封闭的时代,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不管是男还是女,十几岁的青年,对性应该都是模糊的吧;特别是有些国家在这方面的教育一直都非常落后,什么事情都扭扭捏捏,别说那个时候了,现在的小孩,怕是也没什么正规的性教育。70,80一代都是苍老师教育下的一代,

自谈红楼第八回

 第八回最大的重头戏当然是贾宝玉和薛宝钗的「金玉良缘」。贾宝玉是真玉,薛宝钗是不是真金?一直都有争议。按说薛宝钗是进京来选妃的,但显然也做好了二手准备,在这个阶段,贾宝玉也就是个备胎。 这回有趣的事情就是看三个小年轻耍心眼儿,这十二三岁的林黛玉说话,可真是绵里藏针,弯酸得要紧,可不是后面一副凄苦的形象。不只是对下人,对薛宝钗,甚至对贾宝玉都是如此,确实是大富人家,娇惯惯了,只是这样怕是也得罪了不少人,后面的境遇这么悲惨,自己怕是也要承担些责任。而薛宝钗则是不一样,她是理性的代名词,更重要的是,她会装傻。 在这一回我们终于知道贾宝玉含着出生的那块玉张什么样子了:「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  这是正面,「莫失莫忘,

自谈红楼第七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宁国府宝玉会秦钟 以前就讲过,曹雪芹老师是玩标题党的高手,此回又是一例。骇人听闻的「贾琏戏熙凤」实际上在本回中只有寥寥数语,并无过多描述,不过贾琏和王熙凤怎么开心倒是都无所谓,别人新婚燕尔两个年轻人,中午欢喜一下,有什么关系?不过奇怪的是平儿在里面干嘛,想起来倒是香艳得很。 作者写贾宝玉和秦钟见面,花了不少笔墨。这秦钟号称红楼金城武,把贾宝玉都比成了「泥猪癞狗子」,可见得是多帅。 有好事者说这里暗藏了贾宝玉的同性恋心里,我个人并不是太认可。自古人以类聚,物以群分;长得漂亮的自然喜欢长得漂亮的,成绩好的也更喜欢和成绩好的一起玩耍,这没什么好稀奇,把少年时代简单的男男友谊粗暴贴上同性恋的标签,明显有些哗众取宠。 这一回的主线是一个管家给各个姑娘送纱花,非常平淡和无聊的一件事,可曹雪芹老师又一次给大家展示了大师是如何描写无聊的。

自谈红楼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老老一进荣国府  这一回的开头接上章,完全是前一回的内容,不知道作者为什么要这么设计,挪到这一回来写,看来曹雪芹老师早就懂得标题党的玩法。 搞定袭人 贾宝玉前一回在警幻仙姑(实际就是秦可卿)第一次梦遗,回手就在袭人身上到了三垒,这当然不奇怪,十几岁在古代已经是合适的年龄,奇怪的是以后怎么可能控制得住?十二三岁的年纪初尝云雨,周围又都是一群年轻貌美的小女孩,要忍住怎么可能,更奇怪的是贾宝玉怎么做的避孕工作,莫非有高人?当然如果照这个路数写下去就要成金瓶梅了。 刘姥姥出场 第六回有个重要的事儿是刘姥姥登场。我同意蒋勋老师讲的,丑角往往是文艺作品里的救赎,古往今来,古今中外,这样的文学形象数不胜数,比如名字爆长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老师所著的《白痴》,就是一部这样的典型之作。事实上刘姥姥一家也确实是贾家的救赎,当然这是后面的故事,

自谈红楼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这第五回是前面亦真亦幻内容的一个总结,也实在是需要一读再读的一回。里面所包含的信息量非常之大,一时半会儿很难理解完。红学家们也都很喜欢,毕竟里面有些藏语还未完全解开,比如最著名的那句「一从二令三人木」,如果能解释明白,就是名垂千古。我自己估妄简单总结了一下,第五回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 秦可卿出场 在现在流传的版本中,秦可卿是病死的 ,但在曹雪芹最早的真实版本之中,秦可卿是上吊自杀而死,具体原因在这里就不细说,可自行搜索,只能说作者实在是太大胆,这种内容也感谢,但是会不会也是为了找噱头吸引观众呢?刘心武老师好像对秦可卿的故事特别感兴趣,还有专门的著作,有机会可以拿来一看。 秦姑娘的身世也很让红学家们着迷,也有很多解释,有兴趣的可以去延生阅读,但可以公认的是,秦可卿是个超级大美女,很有可能是《

自谈红楼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课本里的《红楼梦》 第四回基本上就是官场现形记,可悲的这却是《红楼梦》唯一进入中学课本的一回,这八成和毛老人家有一定关系,具体的就不细说了,各位有兴趣可以去自行查找这段历史。 如果我们设想一下,进入初中课本的是第五回,所噶,那《红楼梦》的阅读人数怕是要涨一倍(销量倒是不会太涨,毕竟家家户户都有了)。进入课本里的《红楼梦》受的冤枉唯一能相提并论的怕是只有「鲁迅」两个字了,真是毁人不倦!不知道因为这个原因多少人错过了第五回的梦虚幻境,可悲可叹可怜。 第四回的官司放在当下也是司空见惯之事,毫无特别之处,生活在这个国度,不懂那般的人情世故怕反倒是另外一种异类了,可这算不算是一种犬儒主义呢?倒是那个纳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