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谈红楼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老老一进荣国府

这一回的开头接上章,完全是前一回的内容,不知道作者为什么要这么设计,挪到这一回来写,看来曹雪芹老师早就懂得标题党的玩法。
搞定袭人
贾宝玉前一回在警幻仙姑(实际就是秦可卿)第一次梦遗,回手就在袭人身上到了三垒,这当然不奇怪,十几岁在古代已经是合适的年龄,奇怪的是以后怎么可能控制得住?十二三岁的年纪初尝云雨,周围又都是一群年轻貌美的小女孩,要忍住怎么可能,更奇怪的是贾宝玉怎么做的避孕工作,莫非有高人?当然如果照这个路数写下去就要成金瓶梅了。
刘姥姥出场
第六回有个重要的事儿是刘姥姥登场。我同意蒋勋老师讲的,丑角往往是文艺作品里的救赎,古往今来,古今中外,这样的文学形象数不胜数,比如名字爆长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老师所著的《白痴》,就是一部这样的典型之作。事实上刘姥姥一家也确实是贾家的救赎,当然这是后面的故事,在这里按下不表。
曹雪芹历害之处是他用了很多低俗的口语来写刘姥姥的语言,一下就让刘姥姥的形象无比生动活泼,与大观园的所有其他人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也正是这个强烈反差的艺术形象让大观园有了一种特别的生气,就像是蛋炒饭配的泡菜,一切皆从此与众不同。
刘姥姥这一进大观园运气相当的好,但凡中间哪一个环节出点问题也就见不到凤姐儿,当然最后收获也不错,20两银子在那个时候对普通人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可如果放长远来看,这恐怕更是贾家、是王𤋮凤运气足够好。所以,此一时彼一时,时间放长远一点来看,谁占便宜谁吃亏,自有定数的。
贾蓉 VS 王熙凤
这一回还引出了贾蓉,八卦大明星。按照辈份,他是王𤋮凤的侄儿,可是她居然当着外人刘姥姥和一众丫环的面,和贾蓉调情。很多专家分析说贾蓉和王𤋮凤有一腿,这也是大观园世风破败的一个证据,当然秦可卿的事情更夸张。从文中王𤋮凤的话来看,我也觉得有点像,好好的让「晚饭后来说」,「这会子有人,我也没精神」,至少曹雪芹故意在传递一些事实而非的信息,让好事之人去揣测,手法类似现在的明星八卦炒作公司,故意放出一些真真假假模模糊糊的消息,让粉丝去猜,借此以博上位。
王𤋮凤在这一回中是当之无愧的绝对明星,曹雪芹对她的描写也是无所不用其计,后世有评「阿凤乖滑伶俐,合眼如立在前」,当之无愧。一个十几岁的姑娘,待人如此圆滑成熟,处事又是如此干练有效,确实乃是人中豪杰,女姓形象如此翘楚之人,后续文化作品之中,再无二人。
这一回同时也暗藏了很多前后呼应的玄机,就不在这里道破了,结合第五回看,你不得不服作者所描述的这个虚拟世界规模之宏大,结构之巧妙,怪不得收下如此众生之膝盖,是为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