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一个人来监视自己

我那可怜的大力神

今年(2009)是法国新浪潮50周年纪念,世界上有着各式各样层出不穷的纪念活动,在本届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中也专门有个主题活动是“法国电影新浪潮50周年纪念展”,但是非常明显,由美国著名导演斯皮堡监制的《变形金刚2》不属于这个范畴。 更多的机器人,更多的大场面,更多的美军装备show,像以前所有的个人英雄主题片一样(这个,在美国可能都属于主旋律影片了吧),他们要拯救的不单单是他们自己,而是全人类,是整个地球。所以,他们的那些猛禽,F16,MIA2,都是研发出来对付外星人的,咱们完全不用担心。借着这部电影,美国告诉全世界人民,他们的武器对付外星人都管事儿,更别说什么伊朗,朝鲜这些饭都吃不起的小国家了,在这样的保护之下,咱们就安安心心搞生产吧。电影本身没什么其他好多说的,人们买票进场就是为了最终的那一哆嗦,至于前戏,不好意思,没那个闲功夫。 变形金刚2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倒不是几十个机器人的各种变形技巧和Fox汹涌澎湃的胸部,而是吃惊于高大威猛的大力神居然变成了爬行类动物,更是哀叹国外大学整体环境之爽,特别是那个被摧毁的图书馆,啧啧,那叫一个酷,比较起来,咱们的百年老校就是佐丹奴,人家是正牌阿玛尼。 另外照现在这个形式,如果档期够,机器人的票房完全有希望超过那艘船,

搬家

前段时间不知道怎么的MSN就被机器人了,不停给我的各路联系人发各种信息,不管是客户,朋友还是好长时间连“hi”都没有“hi”过的联系人。于是四处道歉八方灭火,不得已就更改了MSN登录密码,再接着,因为机器人登陆不上去,微软决定让输入密码正确的我也登录不上去。就像一个小偷来偷你的家,第一次得手了,你更换了防盗门,这小偷还坚持不射,天天来,把这S*B防盗门搞烦了,彻底锁死,谁都别想进,小偷倒是防住了,但是搞得你这个主人也无家可归。你说你是更恨这个小偷呢,还是防盗门? 家回不去了就只有搬家了,以前是租房子住,还是那种几十块一天的短租房,这次还是租房子住,可至少签个协议准备常住。可笑的是,这边刚签了协议,那边小偷也放弃了,防盗门也终于ok了。新家用了另外一个人的名字,没办法,因为自己的名字太普通,被别人先用了,而这个人的名字,因为是我给的,所以借用过来应该也无所谓。

梦游夏威夷

看了《梦游夏威夷》,张钧宁这个姑娘我真是相当的like啊!     台湾导演弄这种青春片总是有独到之处,不管是情节的编排,故事的设置,还是小细节的安排,都能表现与众不同的地方。对配角的定义,更是独树一帜,精彩万分,比如此片里的为了女朋友而当逃兵的徐昆河,海滩边侏儒而对当兵充满向往的小老板;更特别的是阿洲的老妈虽然只有简简单单一场戏,就让人过目不忘,实在是让人欢喜得要紧啊!      台湾青春片里的男主角都是木木的,傻傻的,安安静静;女主角则文静,甜美,不着一尘。这样的组合只会让你对他们充满了祝福,没有任何的杂念。      几场戏处理得异常的舒服,一场是陈欣欣钓鱼,一场是阿洲将公车站牌抬着向前移动,我这个人没有暴露癖,细节还需要各位去慢慢体会;遗憾的是最后一场阿洲独自在精神病院的戏显得刻意了,有画蛇添足之憾。      这样一部关于青春的电影,不残忍,但是温暖,好像是冬天里的一杯热牛奶,而且是不含三聚氰胺的那种。

关于摄影

拍摄一副照片,我们都渴望绚烂的光线,斑驳的色彩以及摄人心魄的主题,可是现实却是普通的,平淡的,无奇的,于是我们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来达到让自己的作品靠近艺术,让它显得更能打动内心,可这些技术手段造成的虚假和正龙画虎又有什么区别?又可是,所有的艺术品不都是再加工过的么,电影,音乐,或者是其他,均是如此。     是客观的反应真实还是主观的去表现这个世界,矛盾!!!   From Iphone

Plane tree

西南以前有很多这样的道路,不管是重庆,成都还是其他的什么城市。法国梧桐作为一种行道树现在已经寿终正寝,这样的道路也剩下不多,都在逐渐的城市改造过程中被铲除。成都市内,电子科大门口算是一条,商业街算是一条,其他的也就不知道了。       梧桐树的叶子就是季节的颜色,春天嫩得过分秋天黄得灿烂,有的时候还会长满毛毛虫,不经意间从树上掉下,落在地上,有的时候甚至会落在人的颈内,小的时候经常在老家的一棵梧桐树上爬上爬下,就在树干的缓慢粗壮过程中,我们也正在迅速的年华逝去。

Underground

这个城市正在大兴土木,很多地方被这种蓝色的围栏围起来修建地铁,政府为了施工的同时保障城市的交通不至于瘫痪,想了很多的办法,也确实起到了很多的效果,民众对交通的暂时性拥堵也无太多怨言,地铁这样的公共交通毕竟是解决城市规模化大型化交通堵塞最好的利器之一,况且大多数的人未坐过地铁,还是对这种交通方式充满了期待。     可想想自己居住的城市,地上是钢筋水泥,地下是蜘蛛网般的纵横交错,顿时觉得很颓废,我们是要现代化还是复古?这样的问题真无聊。前几天看个电影,《Lady in the water》,电影本身奇烂无比,希亚马兰自从《The six sense》之后就没有拍过好片。可电影里那栋公寓里面的生活方式,确是我向往的,不用在意户型,不用在意装修,不用在意穿堂风,需要唯一在意的只是生活本身。

琴台路

因为一环中医学院口子修跨线立交,因此我每天都要走这条路。此路全长900米,以汉唐仿古建筑为主,地面是汉画像砖带,轮胎压在上面的时候发出一种历史的呻吟。当然全国的仿古建筑街多了去了,修得再好也是仿的,但是全国全世界全球都只有一对卓文君与司马相如。     私奔,这一带有历史沉淀的词汇说起来就够人血脉喷张的了,更别说还是俊男美女的行为艺术。当然后来男方发达了也准备出轨,奈何文君妹妹一首诗直接让丫断了念头,全文如下,共勉之。一別之後,兩地相思,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撫彈,八行書無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相思、千繫念,萬般無奈把郎怨。萬言千語說不完,百無聊賴十依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稟燭問蒼天,六月三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三月桃花隨水轉,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做女我做男

上班的路上要从三环到二环,一环,天府广场再到另一个方向的一环,一个小时三十公里,每日往返。次数多了堵车的时候自然闲不住,也能看些风景,当然是以美女为主,间或也有些其他,用手机照下来,尽量不让这两个小时浪费。     这个城市正在变革,到处都是猩红色的圆圈里面写的“拆”,昨天还熙熙攘攘做着小本生意的底层,今日就空空荡荡搭上了脚手架,后日也许就会断墙残垣变成没用的瓦砾,这个时代正在推着我们前进,花了几十上百万签订的七十年长约如果能够坚持到最后,都应该会被当作古镇游了吧。

二警察

二警察,又称黄老孃,当然还有其他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称呼,就不一一道来了,以贬义的居多。好像是成都一特色,至少某去过的其他城市没有这项服务。以前大学读书的时候很讨厌她们,因为那个时候她们是有执法权力的,据说还要参与罚款的分成,因此积极性特别高。红灯时候就用鹰眼在自行车的关键部位扫来扫去,一有不对就一把抓住。又因这个团体女性居多,因此团队协作能力很强,一人得手其他三人立马成合围之势,猎物很难逃脱,动物世界里的团队围剿猎物不过尔尔。当然讨厌他们还有一个理由就是嫌贫爱富,欺软怕硬,再加上有一次在红星路口被抓获后身无分文,还是让LD过来救的驾总之没什么好印象。     后来在外面呆过之后发现她们还是有作用的,自从被剥夺了执法权,成都的交通状况落后了很多,再加上电毛驴的出现,交通状况都要赶上北京了。后来再看见他们和一些违章的小青年吵闹,就有些不忍,刮风下雨的,多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