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我这人喜欢买书,可我真喜欢看书么?
最近我一直在考虑的一个问题:书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究竟是让人来买还是让人来读?常人自然都会说是来读,煤老板才拿来买呢。既然是读,那买的过程就不重要,亚马逊,当当,京东们又何错之有?反而他们正在做的是一件利于千秋万业的大好事。正是他们让千家万户装修的时候都没忘记需要一个书房;也正是因为他们冯唐,布洛克,村上春树们才得以有机会大摇大摆的登堂入室;同样是因为他们,才让那些深藏在闺房中的大家闺秀们有了被“非诚勿扰”的机会,化浆变得不是她们唯一的出路;我们到真应该给他们立碑,上书:“功德无量”四个大字。照这样的理解,那些小型实体书店的灭亡当真是一件值得弹冠相庆的事情,他们不过是历史车轮下的一只只小螳螂。在亚马逊已经喊出“要干掉实体零售业”的口号之下,实体书店的灭亡不过是大浪潮中死在前面的小浪花而已,没什么值得惋惜的。
可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实体书店的倒闭又让如此之多爱书之人唏嘘不已,扼腕长叹?那些还在坚持字号,纸张,装帧,设计的出版人又为何能得到足够多专业人士的遵从?开一间能够喝着咖啡看书的实体书店怎么就变成了万千文艺女青年心中最柔软的那个梦?那么容我偷偷假设一下:书,其实是让人来买的。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亚马逊,当当,京东们正在做的就是误人子弟,遗臭万年的勾当了。那些以为在某次促销活动中捡了便宜的人们,其实自己也就是实体书店的掘墓人,多年以后子女逛个书店都变成奢望的时候,也就别追忆逝水年华了,好好教会他们用鼠标吧。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是因为我们已经都习惯了推荐。吃饭选饭馆要看推荐,看电影要看推荐,看书更要看推荐,互联网经济中推荐就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好评的价值已经远大于一篇货真价实中立客观的评价。我们开始喜欢并习惯相亲,见面之前先看照片,从媒人那里了解对方的基本资料,做什么工作,开什么车,有几处房产,最后见面的时候只需要直接讨论小孩读哪个幼儿园更合适。所以我们不再相信偶遇,不再相信一见钟情,至少不再相信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甚至现在谈这些都显得那么不合时宜。我们可以不需要谈恋爱就如同我们不需要去逛书店一样,我们目的明确行动统一,我们搜索用得比什么都熟练,我们能迅速找到释放自己欲望的对象,我们以结果为导向来决定自己的人生,成功者的“成王败寇”哲学被无限的放大,至于过程,时间毕竟宝贵,还要拿来刷微博呢。
被称之为先锋文学五虎之一的马原老师在一次访谈中说自己大约看了一万本书,其中九千九百七十多本都是看了后悔的,只有三十本看了不后悔,值得再看。于是观众的关注点马上就变成了是那三十本值得看。潜意识里这三十本的价值开始等同于一万本,因为老师说的那九千多是不值得看嘛,价值几乎为零,可以忽略不计。可我疑惑的是如果不看那九千多本,又如何能够知道这三十本是值得看呢?文人说“行百里路半九十”,物理学告诉我们“量变引起质变”,可现实是,《24天教你看完一百本书》。
其实我私人喜欢的是买书来看。我经常抑制自己去书店的欲望,因为上次买的书还没看完,上上次买的书一样也还没看完。如果不看,或者没时间看,买来干嘛呢?如果是堆放着证明自己的品味,在家还要占地方呢,用一万多一平米的空间买来放书,实在是投入成本过高。好几次我在书柜里都发现一直想买的书其实早已经买过,只不过塑料薄膜还蒙在外面,像是被打入深宫的嫔妃一直在等待临幸的机会。可如果不买,一进实体书店,千万只小猫咪就开始挠你,像是处男进了怡红院,春兰秋菊各个花枝招展燕瘦环肥,都是自己的心头好,又如何能够抵制得住这种诱惑。另外我们对看书提出的条件实在太过复杂,需要坐起来舒服的沙发,柔和温暖的灯光,香麝静宜的热茶,更有些登徒子还更奢望红袖添香;可是买书,我们只需要一根网线,仅此而已。